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 » 网上服务 » 公共服务 » 三农服务 » 农业科技服务知识

“蜂”生水起有“蜜”方

  • 字体
  •    

  •     打印本页    |     关闭本页
4月28日,陕西省蜂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推进会在杨凌召开。会议总结2023年度体系工作,首席专家黎九洲就2024年陕西农业主推技术“中蜂高效养殖集成技术推广”、省蜂业产业技术体系“中华蜜蜂健康饲养管理技术方案”进行宣讲,强调要加快推动蜂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,塑造产业新动能新优势,实现产业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,让乡村振兴迎“蜂”来。


与会人员围绕人才队伍建设、蜂业品牌建设、市场发展现状、产品研究等内容畅所欲言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持续深化蜂业科技创新、产品生产、品牌打造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内容,加快推进蜂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
29日,体系一行前往宝鸡市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调研,询问养蜂户优良种群选育、品牌建设扶持、合作社管理等情况。看到专家的到来,合作社负责人杨金荣欣喜万分,“就盼着专家来看一看,指导一下工作,为今年的‘养蜂路’指明方向。”杨金荣笑着引导专家前往基地观摩。专家也对管理情况提出了宝贵意见。

丰田合作社借助陇县山区的丰富粉源资源优势,通过提纯复壮解决了当地蜂种退化的问题。并在八渡镇桃园村、大力村、杨家庄村等地建成中蜂养殖基地7处,蜂群数量达到2200余群,给当地蜂农起到了引领作用。


养好蜂,酿好蜜。为使蜂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,合作社建成4条加工生产线,年可加工各类蜂产品1000吨。成功注册“老帐人”品牌,生产出优质洋槐蜂蜜、土蜂蜜等4个系列15个品种的蜂产品,已远销日本、欧洲等地,并与省内外10余家商家、制药厂及商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关系,打通了蜂产业“链条”,走出了一条“甜蜜”致富路。

杨金荣作为当地养蜂产业的“带头人”,更是被授予首批“国家林草专家”“全国优秀蜂农”等荣誉称号。“未来,在养蜂这条道路上,我要志行高远,把品牌做大做强,为蜂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,带动更多蜂农增收致富。”杨金荣笑着说道。

世界养蜂看中国,中国养蜂看陕西。陕西是中国的养蜂大省,拥有丰富的蜜源和优越的自然环境,尤其是陕西刺槐蜂蜜,占全国产量50%以上。自2018年陕西省蜂业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来,在养蜂技术推广、服务、蜂产品生产加工、技术创新、品牌发展和蜂农法律维权、产业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
各地蜂业协会也加强同上级协会、大专院校、当地政府、养蜂大户等进行产学研合作,共同建设蜂旅文化体验基地、标准化养蜂基地、蜂疗体验馆等,积极开展520蜜蜂日庆祝活动,通过不同方式,展现陕西蜂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,为陕西蜂业发展、农业增效、生态提升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贡献。

近年来,陕西蜂业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、大力支持下,在广大蜂业同仁的不懈努力下,蜂群数量、蜂蜜产量、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,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。陕西蜂业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和先进示范合作社、优秀区县:西安市蓝田县、延安市黄龙县、宝鸡市陇县等被中国蜂产品协会评为“蜂业扶贫先进县”。今年,陕西省更是将“中蜂高效养殖集成技术推广”列为主推项目。

小蜜蜂“舞”动大产业。如今,陕西全省现有蜂群约计120万群(中蜂80万群、意蜂40万群),年产各种蜂产品约3万吨,蜂业年产值约10亿元。全省蜂业从业人员约计5万人,现有蜂农合作社280个,蜂业生产企业30家,蜂业社会组织15个。蜂产业这张蓝图正逐渐显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“实景”,铺就出一条乡村振兴“甜蜜路”


分享:
  • 上一篇
  • 下一篇
  • 相关信息
政务微信 微印江 政务微博